新聞中心
5月9日,新希望集團在四川總部啟動了首屆企業文化節,主題是“擁抱新希望,奮力再跨越”。本次文化節將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新希望集團各分子公司深入開展,持續近三個月,是對集團近10萬員工宣講貫徹今年新發布的“新希望企業文化金字塔”的重要舉措。
發布新的企業文化,指明未來發展方向,這是新希望集團2020年初總經理會上的一件大事。劉永好董事長將其形象地闡述為“根植大地的新希望文化金字塔” ,其內容包含:一個使命、兩個愿景、三像基因、四維價值觀和五新理念。
“一個使命”是“希望,讓生活更美好”。
“兩個愿景”是“智慧城鄉的耕耘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新希望一直在從事民生產業、幸福經濟。新希望人要通過不懈的努力,貢獻自己每一份力量,去創造全社會的美好未來,并與世界共享美好。
“三像”基因是新希望的傳統,也是一直追求的企業氛圍:像軍隊、像學校、像家庭。倡導企業文化要像軍隊,就是要倡導一種有執行力的嚴格文化。 倡導企業文化像學校,就是要提倡一種有持續生命力的學習文化。提倡企業文化像家庭,就是要提倡一種有凝聚力的親情文化。劉永好董事長表示這三者是統一的聯合體,不能只強調其中一個。
“四維”價值觀,是在原有的“陽光、正向、規范、創新” 價值觀基礎上,從基本準則、組織精神、發展理念、對外態度四個維度,總結出十條易于理解和執行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被稱為“新十條”。劉永好強調:“企業文化要簡明扼要、清晰明白,讓大家都認同和共識,形成一個‘味道’。
這“新十條”為
我們堅守陽光正向、善良守信的道德標準;
我們相信簡單直接、坦誠透明的相處之道;
我們崇尚根植社會、回報社會的企業信念;
我們擁有勇于吃苦、堅韌不拔的奮斗品格;
我們推崇謙虛好學、善于反思的學習態度;
我們營造關愛員工、平等包容的工作氛圍;
我們信奉追求卓越、專業專注的匠心精神;
我們堅持“快半步”、持續迭代的創新思維;
我們秉承開放共贏、共創共享的合作理念;
我們堅持客戶為本、市場導向的經營宗旨。
“五新”理念就是“新機制、新青年、新科技、新賽道、新責任”,實際上在五年前就提出來,近兩年經過歸納總結,形成新一代的管理理念。新希望這幾年之所以能夠跨越周期,實現轉型升級的新發展,轉換新機制、任用新青年、探索新科技、布局新賽道、擔當新責任就是其中的秘訣。
新希望的企業文化金字塔是企業在38年發展中總結出的價值信條。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新希望的企業文化經歷了五次發展和迭代:
1982年新希望創業初期,秉持著“讓農民富裕,讓市民滿意,讓政府放心”的樸實信念,在改革開放初期,民營經濟剛剛起步的階段,艱苦創業,穩健起步,打造出穩固的生存空間。
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講話發表后,十四大召開,中國民營企業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新希望迎來業務的高速發展,需要凝聚隊伍、打造有效團隊、提高執行力,此時提出了“像軍隊、像學校、像家庭”的組織理念。
2002年,中國進入WTO后,制造業突飛猛進,消費品受到沖擊,行業面臨重新洗牌。正是民營企業百舸爭流之時,新希望快速擴張,入圍中國企業500強,同時開始積極尋找第二主業。為避免在迅速擴張中可能出現的不規范行為,集團提出了“陽光,正向,規范,創新”的企業文化。
2005年,新希望經歷了多元化探索后決定回歸農牧主業,收購六和 、石羊、千喜鶴等一系列農牧產業鏈上的不同公司,為不同企業更好的融合協同,新希望開始倡導“新、和、實、謙”的企業文化。
2012年前后,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農牧業產能過剩,新希望遭遇營收和利潤雙降局面,增長遇阻, 集團開始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此時提出了“共識、共創、共擔、共享”四共理念,積極擴大合作,尋求雙贏甚至多贏模式。
2018年前后,受到中國經濟下行、非洲豬瘟等影響,新希望不斷探索企業發展新思路,提出了“轉換新機制、任用新青年、探索新科技、布局新賽道、擔當新責任”的“五新”理念,支撐新希望重回快車道,實現高質量增長,營收突破千億目標。
2020年,新希望將38年逐步形成的這些企業文化傳統,總結提煉成為一個企業文化體系。永好董事長將其命名為“根植大地的企業文化金字塔”。
文化節啟動儀式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新希望集團副董事長王航等集團領導小組成員分別從不同角度回顧創業歷史、解讀企業文化金字塔,希望用“新文化”引領企業走向“新十年”,實現“新跨越”。
為了讓“根植大地的企業文化金字塔”更好地落地,讓員工們“入腦入心入行”,從5月9日起新希望集團將開展為期三個月的“企業文化節”,期間各板塊和分子公司將圍繞企業文化理念,舉行各類活動,包括一系列公益活動。